2017/4/7 18:29:04來源:新航道作者:新航道
摘要:新航道雅思小編第一時間給大家帶來了劍橋10test3雅思閱讀Passage譯文-秋葉,希望對同學們的雅思備考提供幫助。
劍橋雅思系列是同學們在備考中最好的教材之一,所以同學們在備考的時候是要準備一些這方面的資料的。新航道雅思小編第一時間給大家帶來了劍橋10test3雅思閱讀Passage2譯文-秋葉,希望對同學們的雅思備考提供幫助。
劍橋10test3雅思閱讀Passage2譯文-秋葉
加拿大作家杰·英格拉姆對秋葉變紅的秘密進行了研究
A 在北美許多地區,最引人注目的年度自然現象之一就是秋天的樹葉變色過程秋葉色彩豐富艷麗,但問題是為什么有些樹葉變成了黃色或橙色,而另外一些變成了紅色或紫色。這個問題長久以來一直困擾著科學家。
B 夏天樹葉是綠色的,因為含有豐富的葉綠素、葉綠素分子吸收陽光,然后將能量轉化成樹木生長所需的養料。當北半球的秋季臨近時,可利用的太陽光能就急劇下降對許多樹木來說——常青針葉樹除外——在春季來臨之前停止光合作用成為了最好的選擇。(光合作用:由陽光、水和二氧化碳三者生成一種新物質)因此,樹木會貯藏起寶貴的能量,將葉子都褪掉,而不是繼續供養多余的葉子過冬但是在落葉之前,樹木會將葉綠素分子分解,然后將寶貴的氮輸送回細枝嫩條中一隨著葉綠素大量減少,夏季時被其抑制的其他色素則開始顯現出來。這個揭秘過程解釋了秋葉為什么會變成黃色和橙色,但并沒有說明為什么秋葉會變成鮮艷的紅色和紫色,像楓樹或漆樹那樣。
C 眾所周知,紅色是由花青素造成的,花青素是一種可溶于水的植物色素,可以反射從紅色到藍色一系列可視光譜,它屬于一種糖類化合物,也稱類黃酮令人感到困惑的是,在樹木準備褪落樹呻的同時,花青素才剛剛在樹葉中生成但這樣.7很難理解花青素的生成原因——為什么一棵樹在忙著攝取和保存某種已有的化學物質的同時,還要如此麻煩地去制造新的化學物質呢?
D 一些與花青素相關的理論對此現象的解釋是,花青素也許充當的是一種對抗昆蟲或真菌的化學防護物質,或者說花青素會吸引以水果為食的小鳥或增強葉子的耐寒性然而,這些理論都存在問題,其中包括樹葉變紅的時間相對較短,而期間生成花青素所消耗的能量會超出任何抗真菌或抗食草動物行為所獲得的好處。
E 還有人提出,樹葉變成鮮紅色也許是為了讓食草昆蟲相信它們非常健康、充滿活力, 并且能輕而易舉地增強抗蟲害化學防御能力。如果昆蟲注意到了這樣的“造勢宣傳”,它們也許就會迅速轉移到另一棵不太茁壯且看似抵抗力不強的樹上產卵。這一理論的缺陷在于缺乏證據。因為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人能證明生命力更旺盛的樹木的樹葉是否最為鮮艷,或者昆蟲是否會根據顏色深淺來做出判斷。
F 關于為什么樹葉在忙著儲存能量過冬時還不厭其煩地制造花青素,也許最可信的解釋是下面這個理論,即“遮光”假說。它聽起來有些自相矛盾,因為這一假設背后的觀點是,秋葉中形成的紅色素是為了保護葉綠素,以防止這種吸光物質按收太多光照。為什么葉綠素這個自然界中最強的吸光體需要保護呢?為什么在樹木盡全力分解保存它的同時還要保護它呢
G 盡管葉綠素經過巧妙進化可以吸收太陽光能,但有時也會被太陽光能打敗,尤其是在干旱、低溫或營養不良的情況下:而且,葉綠素對光的過分敏感性在秋天更為嚴重。此時樹葉正在忙著通過分解內部機體而為冬天做準備。在狀態不穩定的秋葉中,葉綠素分子所吸收的能量不會像在夏天完好的樹葉中那樣立刻轉化成有用物質虛弱的秋葉因此變得極易受到氧氣的破壞性影響,而這些氧氣正是由活躍的葉綠素分子釋放出來的。
H 即便你從沒有猜想過樹葉變紅時發生了上述情形,但事實依然有跡可循,一個比較直觀的線索是,在許多樹木上,顏色最鮮紅的葉子都在接收陽光最充足的那一邊,不僅如此,樹冠上端的葉子顏色更鮮艷。而且,幾十年來人們還發現,這種鮮紅色形成的最佳條件是干旱、晴朗的白天,以及寒涼的夜晚,這些條件易使樹葉“曝光過度”。最終,像楓樹這樣的樹,在北半球越往北走,樹葉通常會更紅,那里更寒冷,樹葉所承受的壓力更大,其中的葉綠素更加敏感,從而也更需要“防曬”。
I 然而,有待進一步解釋的是為什么有些樹木需要生成紅色素,而其他樹木則只需將原本的橙色或黃色顯現出來。在秋天,后者是否還有其他方法可以防止過分暴露在陽光之下?盡管后者的袁現不像前者一樣在視覺上那么壯觀艷麗,但肯定會同樣精巧和復雜。
更多劍橋雅思真題系列下載:
劍橋雅思真題11PDF+音頻下載
劍橋雅思10真題下載
劍橋雅思真題9PDF+聽力MP3下載
劍橋雅思真題8PDF+聽力MP3下載
劍橋雅思真題7PDF+聽力MP3下載
劍橋雅思真題5PDF+聽力MP3下載
劍橋雅思4PDF文本+聽力MP3下載
免費獲取資料
班級名稱 | 班號 | 開課時間 | 人數 | 學費 | 報名 |
---|
免責聲明
1、如轉載本網原創文章,情表明出處
2、本網轉載媒體稿件旨在傳播更多有益信息,并不代表同意該觀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3、如本網轉載稿、資料分享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見稿后速與新航道聯系(電話:021-64380066),我們會第一時間刪除。
制作:每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