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醫生的使命是救死扶傷,老師的責任就是傳道授業解惑,高能高分遵循著自然發展規律,是對于語言學習本質的回歸,中國學生英語學習也必將進入高能高分時代”。這是英語教育專家、新航道國際教育集團總裁兼校長胡敏教授對于當前國內英語學習市場的判斷。
不可否認,英語學習是中國學生投入時間、精力乃至費用最多的學科。但是,中國的英語教育、教學效果卻屢遭詬病。啞巴英語、高分低能……成為中國學生英語學習的“標簽”。
事實上,作為一名英語教育專家,胡敏教授試圖改變的恰恰是中國英語學習的現狀。因為在中國乃至亞洲地區雅思教育培訓方面的影響力,胡敏被國人稱為“胡雅思”、“中國雅思之父”。但是,胡敏更愿意被看作“中國英語能力培訓第一人”。
中國英語教育存在三大誤區
胡敏對于英語能力培訓的關注并不是突然冒出來的。
10 年前,胡敏是新東方的“二號人物”,曾任新東方集團總裁校長。后來,這位曾在國際關系學院擔任教授的青年學者與新東方分道揚鑣,創辦了新航道學校,意為 “博采”廟堂英語(體制內)’與‘江湖英語(體制外)’之所長,另行開辟一條英語教育培訓的航道”。建校10年來, 新航道已成長為與新東方相媲美的中國英語教育培訓領域的知名品牌,在全國擁有35家分校,年培訓15萬人次。據說,俞敏洪對胡敏的事業表現出不安之外還有嘉許,在他看來,曾經新東方的“二號人物”胡敏就該有這樣的水準。其實,胡敏與俞敏洪其實一直保持著密切的聯系。
三年前,胡敏帶領新航道團隊開始著手研究中國青少年英語學習。
在長期的英語教學研究中,胡敏發現,英語教材本身并沒有問題,比如說現在的新課標、新教材,課本都不錯,但是老師講課的時候,習慣性地將課文里的詞匯給學生順一下,把里面的語法講解一遍,教學的重點落在了詞匯、語法等知識點的串講上,結果學生的學習習慣就是:死摳語法,鉆牛角尖;狂背單詞,不會運用。在整個傳統學校英語學習過程中,英語教學被當成一個對英語習題和試卷的教學工作,高中階段特別明顯,這是現今中小學英語教學非常突出的特點。而且,在分數的引導下,很多學生和家長潛意識里以為英語考試成績高就一定等同于英語技能強,于是整天做試題,找出“打勾”規律……結果,即便考到一定的分數,也不一定就具備英語能力,甚至根本無法用英語交流。
過度追求英語成績的提高,促進了英語培訓市場的發展。但是,很多機構為了迎合廣大家長們追求高分的心理,取悅中小學生,推出“速戰”、“秘笈”、“突擊”班等,結果學生掌握的是應試策略、花拳繡腿,停留在形而上學層面,最終盡管可能取得了成績上的 進步,但是沒有得到英語技能的提升。
因此,胡敏將中國英語教育歸納為三大誤區:第一,中小學英語教學最大誤區:將英語知識當成英語技能。第二,學生與家長最大誤區:看重結果而不注重過程。第三,英語培訓機構最大誤區:缺乏系統性和服務品質。
英語不再是敲門磚、工具
其實,中國英語學習所存在的三大誤區有其自身的背景。早在二、三十年前,人們基本都是將英語學習當作一塊“敲門磚”,是在學校拿文憑,在單位評職稱、晉升等必不可少的條件。由于環境相對封閉,實際工作和生活中幾乎沒有使用英語的機會,所以只要死記、硬背、考試、過關、拿文憑就可以滿足需要了。關于英語學習的理念,更多的是停留在如何背單詞、如何摳語法、如何考高分這些基礎層面上,英語被當成“數理化”一樣的純知識型科目來學,“題海戰術”一度成為解決問題的靈丹妙藥。
隨著改革開放的推進,中國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與國際接軌,英語學習的內涵也悄然發生了變化。對于大多數70后和80 后的學生來說,英語就是工具,無論是升學、找工作還是與外國人交流,都能派上用場。人們開始真正感覺到,英語是有用的。英語也從紙面上進入到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中。從英語學習的方法上講,這一時期人們更關注的是如何對“工具”臨陣磨槍,如何尋找捷徑來巧妙應對,追求短期效果,忽略長期積累。然而,這種學習理念是有缺陷的。因為工具只有在人們需要使用的時候才會想起,平時則束之高閣,所以會“生銹”。
21世紀的前10年已經過去,中國已 經和全世界融為一體,中國人的英語學習,也從工具時代進入到能力時代。越來越多的學生去國外留學,越來越多的跨國企業在中國開展業務。在這樣一個時代背景下,英語不僅僅是敲門磚、工具,更是一個成功者必須具備的一種能力,真正能在學習工作中發揮作用。能力的重要意義在于,它不是紙上談兵,不是臨時性的。
作為中國英語教育發展的親歷者,胡敏將中國英語學習的“敲門磚”時代定義為英語學習1.0時代、工具時代定義為英語學習2.0時代。那么,現在的英語學習正在進入3.0時代。這也就是他提出中國英語教育進入高能高分時代的基礎。
英語學習步入高能高分時代
既然中國英語教育出現了“高分低能”的現象,那么扭轉這一現象的根本就是分與能的轉換。胡敏認為,分,即英語考試成績;能,即英語聽說讀寫技能。倘若將當代中國學生英語學習現狀做一個描述大致可以分成三種,即高分低能、高分高能和高能高分。
胡敏用武術來形容英語的分與能的關系:能力就像武術的內功,而分數就像武術的招數,高分低能就像武術表演者,可能十八般武藝樣樣會耍,真正到了搏斗的時候無法派上用場,這是應試教育的結果;而高分高能則是精通十八般武藝,經過多年的修煉而成,這是一種由外而內、被動式學習英語的結果;而高能高分才是由內而外,先修煉內功,再結合一定的招式就能夠瞬間制敵,這才是理想的英語學習境界。
在胡敏心中,新航道是一個提升學生的英語能力,從而讓他們能高分通過英語考試,進一步實現各種夢想的英語教育培訓機構。所以,他提出了口號就是“英語高能高分,就上新航道”,這是行業第一次鮮明提出“高能高分”的概念。
胡敏認為新航道第一個要改變的,就是中國英語學習者的態度和方法。他說:“很多人不知道英語最終是要學以致用的,以至于出現很多‘重技巧,輕能力’之類的錯誤教育理念。新航道希望能教大家一些正確的學習英語方法,實現高能高分。”
除了在課堂上提供最實在的教學內容,注重打下扎實的英語基礎外,新航道的“學術性”還體現在教材和教學體系的自主研發工作上。胡敏很看重自主研發工作,認為研發能力是企業的發動機。在胡敏的高度重視下,隨著大筆資金投入,新航道擁有了自主研發的教材和教學體系?,F在,不僅在中國大陸地區,日本、韓國等地都能 見到新航道的書,“胡雅思”已跨出國門,成了知識產權領域的“國際品牌”。
目前,新航道所有的產業全部都圍繞著英語。成功辦學10年來,新航道市場的認同證明新航道“英語高能高分”和自主研發教材具有強大的競爭力。胡敏也正在追逐著自己的夢想,那就是“做中國最好的英語教育培訓機構”。
本報記者 鄭勇
原文鏈接:http://bjwb.bjd.com.cn/html/2014-10/15/content_224240.htm